梅喻书画-荻芦草堂-官方网站 www.meiyushuhua.com
梅喻老师:153 1856 0481 / 陈老师:155 6328 2717 中国 · 临沂 · 琅琊书画城
首页 梅喻老师
  • 梅喻老师

梅喻书画-荻芦草堂

  

   梅喻先生以中国传统花鸟画入手,尤喜梅兰竹菊,擅长花鸟。他主张书法入画,将书法中的布局美和抽象美,与墨色的变化及其巧妙利用结合起来。他作品中的竹枝、花鸟,温柔敦厚却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他笔下的奇松、怪石,也都满含着他对生命的热情礼赞和无比的热爱,他的画朴素而又高雅,庄重而无俗媚,有高超的艺术功力。有学者评价梅喻的画说:“梅喻的作品具有一种宁静与禅意,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常常被画中的深蕴、静谧、和谐所打动。古朴高雅的画面是心性的体现。他画出了人生,画出了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合。

1589253412227843.jpg


   梅喻先生多次举办个展及联展,深受大家好评,得到画廊和收藏界的关注。出版《梅喻画集》、《梅喻花鸟画选》、《水月清华》、《晋文风韵》、《梅喻小品册页》等。

   代表作:《芦雁》《逸趣 》《文案系列》《花鸟四条屏》《风雨秋池》《小荷尖尖角》。

1589252956156953.jpg

艺术活动年表(部分):

2008年,参加中国花鸟画新人新作展。

2013年,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名家书画笔会。

2014年,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名家书画展”。

2015年,10月举办晋文风韵——孙星驰、梅喻,山水花鸟画联展。

2016年,11月参加“佰易问道——中国画12人联展”。

2017年,9月参加河东画院成立揭牌仪式暨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年,5月不忘初心,美丽延安 - 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巡展。

2018年,8月墨香荷田 | 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暨“聚首圆明·盛世咏荷”雅集于圆明园。

2018年,9月慰访北京残疾人艺术团。

部分作品欣赏

独占春光2017 68×68cm

蕉林听雨2017 68×68cm

冷香2017 68×68cm

秋林对话2017 68×68cm

听风2017 68×68cm

雁归来2017 68×68cm

春江水暖2017 76×72cm

红梅双喜2017 76×72cm

蕉荫2017 76×72cm

小憩2017 76×72cm

雁归来2017 76×72cm

农家风光2017 76×72cm

四条屏-梅兰竹菊


满院春风



天外来鸿


艺术活动

2019-03-06
己亥年三月
不忘初心 美丽延安——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巡展
2018-10-28
戊戌年十月
院风新象·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学术邀请展
2018-09-20
戊戌年九月
三家气象·大写意花鸟画中青年提名展
2018-08-11
戊戌年八月
墨香和田——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6-04-23
丙申年四月
佰艺问道——中国画十二人精品展
2010-05-08
庚寅年
北京、江苏、山西、海南、山东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及联展

艺术风格

墨色怡人 古韵添新
墨色怡人,古韵添新—访花鸟画家梅喻先生
  初见梅喻先生,是在一次书画交流会上,此前对他慕名已久,这次有机会结识十分荣幸。此人气宇不凡,芳兰竟体。与之交流片刻,深感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痴迷。
  
  梅喻先生作画,对山水,花鸟鱼虫,人物走兽均有涉猎,不论是规模工整的四幅屏,还是情趣盎然的小品画,在他笔下都独具神韵,墨彩飞扬。很多人对他的大雁尤其喜爱,他的芦雁在早期便有了“鲁南一只雁”的美称,而我们都知道这只大雁是要飞的更高更远的。世人盛爱鸿雁,源于三个典故,一是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是苏武牧羊,鸿雁道破天机;还有王宝钏寒窑苦守,鸿雁传情。因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备倍受青睐。梅喻先生笔下的芦雁,构图新奇,千姿百态,或睡,或卧,或振翅,或盘旋,或迎朝霞,或戴月而归,形态迥异,常以芦苇荡做背景,将大雁的灵性表达的淋漓极致。大幅群雁图,气势宏伟;小幅一两只,灵动呼应;看过梅喻先生画雁,先从嘴,头颈入手,再钩胸腹,由浓而淡,悉心渲染,平和过渡。墨色交集之处,舒展和谐。然后三五笔写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浓。再配以静谧祥和的背景,尽展诗意之美。
  写意花鸟既重视“真”、“形似”,又不拘泥于此,更多的是一种观念和意境的表达。甚至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通过花鸟画的创作,表达精神上的寄托。梅喻先生说:“作画不是单纯的技术活,一笔下去,须有精神,须见内心。”这和潘老(潘天寿)那句“艺术之高下,重在境界,境界之上,一步一重天。”主张极为相似。
 
  不得不提的是梅喻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深悟先贤前辈的画坛理论,自五代徐熙、元倪瓒至明徐渭,皆有汲取,尤崇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于近代吴昌硕、李苦禅用功亦多。他承袭古人但不一味拟古,所作来源于生活而又有很多自己的风格。他自小习画,启蒙于当地著名画家李厚杉先生,后又负笈北上,投陈绶祥、姚大伍、郭石夫等门下,得诸大师指教提点,于绘事之道,再得攀升。画中灵动的笔墨与现代的构图形式相结合,承古创新。墨色晕染大胆,酣畅,画面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文人画的清幽与新的审美视觉结合的天衣无缝,这些都是梅喻先生作品备受好评的原因。“墨色怡人,古韵添新”便是对他画风的最佳诠释了。
  
  他是一名睿智而又勤劳的画家,常以韩愈这句话来自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聊天之余我了解到,梅喻先生爱好十分广泛,喜欢运动,爱好收集奇石,对古玩有高超的鉴赏力,对周易也有一定的涉猎研究。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画中有股古朴高雅,宁静祥和之气。
  
  在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画家层出不穷,愿梅喻先生能独树一帜,笔墨如鸿雁高飞,引领画界又一风尚。




众芳摇落梅独香
   我是今年认识梅喻兄的。
   秋天时候,买了他一幅画挂在家里餐厅。
   砚池街上,画廊很多,代理的书画更数不胜数。平时,常走马观花地看,只为饱眼福。当然,其中有伤眼的东西,且不少,不去理会就是。等为自己家选画的时候,却颇费一番工夫。首先,题材要配,其次尺幅还得合适。自己又是一“挑剔”的人,常“高不成低不就”。平时“附庸风雅”,“庸脂俗粉”当然看不上,可名家大作价高,也拿不动。最后,梅喻兄的一幅“南园石榴”让我如愿而归。自此,和他熟识起来。才知,他是自小习画的。其实,过去也听人谈过他,只是未曾谋面,久之,慢慢淡忘。说起来,和他还有另一层渊源:我的考古老师李玉亭先生,和梅兄的启蒙老师李厚山先生,当年是至交。厚山先生的写意花鸟为一时之重,惜早逝去。李师和我提起他,每每唏嘘不已。同学中,梅兄年最长,性情又敦厚,一直沉心创作,不事宣扬,成师弟们学习的榜样。后又负笈北上,投陈绶祥、姚大伍、郭石夫等门下,得诸大师指教提点,于绘事之道,再得攀升。
   梅兄的花鸟画创作是从传统中来的,自五代徐熙、元倪瓒至明徐渭,皆有汲取,尤崇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于近代吴昌硕、李苦禅用功亦多。他承袭古人但不一味泥古,所作来源于生活而又有很多自己的东西。清边寿民作芦雁,名驰江淮。其不但兼取众长,且候时结庐苇间,以便观察揣摩。所作泼墨芦雁,苍浑生动、古朴奇逸、极尽生态;又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梅兄亦近此。彼时临沂环境生态尚佳,沂河两岸蒲苇成片,往来候雁,常有栖止。他每每往观,必有所得。故此其为芦雁,皆构思巧妙、写意传神。尤善作芦苇之上两雁将落之势,姿态各异,相望相随,头颈或直或曲,由浓而淡,一笔而成,羽翮柔软润泽,芦花蓬松散淡。赏之如临其境,情趣溢出纸外。明王冕画梅,枝干挺秀,历来称擅。其用笔简逸、穿插得势,用墨浓淡相宜、清润洒脱。梅兄作梅,深得其味,而花蕊便多加点染,增添了“东风多在向阳枝”的新气息。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不仅仅为描绘而描绘,不是照抄自然,往往抓住自然与人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既重视“真”、“形似”,又不拘泥于此,而非常注意观念的表达。甚至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当初由一幅石榴和梅兄结缘,喜其兼工带写,老干苍劲、新枝茁壮;喜其叶繁果硕,虚实有对、顾盼呼应。梅喻兄的竹,挺拔俊逸,每次都看不够,总觉着里面有很多东西。他的兰菊等,古朴中透着高雅。他笔下的鱼鸟,充满生机并别有韵味。他曾说:“作画不是单纯的技术活,一笔下去,须有精神,须见内心”。唯如此,才不见习气,是谓“技近乎道”。我觉得,梅喻兄是有思想的。
   后来又知,他对黄老之术也参悟颇深。我想,“易”等哲学体系,诠释了阴阳、虚实、动静的辩证关系和此消彼长、对立统一等客观规律,对国画创作的用笔、构图及墨的浓淡干湿运用,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世上事情,很多是相通的,何况,这还同属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呢!
   梅兄作画,偏好题自作诗句。我认为,这不是每个画画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这其实是文人的本分。
   梅兄身上似乎看不到有那种所谓的“傲”,他总是那么恬淡、平和。他乐于在书斋用笔固守着艺的本原,平时疏于应酬、颇厌喧嚣,更不喜炒作。他的傲,在骨子里。
他笔下充满逸趣,但里面分明又透着执着和清高。这,其实就是文人的风骨。
   从他名字里,好像也能读出些什么
   不随桃花逐流水,不比柳絮漫天飞,于严寒中,悄然绽放---众芳摇落梅独香……




水墨中正,鸿雁传情

《水墨中正,鸿雁传情》-----记花鸟画家梅喻先生

 
初识梅喻先生,会迎面扑来一股儒雅中正之气。倘若寒暄几句,能从谈吐中体会到他的睿智,文雅。换句话说,跟梅喻先生谈及绘画之前,首先领略到的,是他对于传统文化热爱与研究。尤其提及周易,解析其中玄机,易理,古典哲学的魅力,给人陡然增添几许神秘感。我与梅喻先生是老朋友,相识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的他,就已经对六爻颇为精通,他研读周易,习六爻,纯属兴趣,并非江湖术士,更无招摇之嫌,这倒是令人敬佩的地方。
 
梅喻先生作画,对山水,花鸟鱼虫,人物走兽均有涉猎,而很多人对他的大雁情有独钟。他画的竹子,用笔遒劲,构图疏密有致,层次错落分明,墨韵灵动,竹叶多以中锋拖拽出来,洒脱而不失厚重,粗放而饱含文雅,即使一片叶子中,也变化丰富,令人瞠目。梅喻先生画梅,先是圆笔圈点,后点花萼,气韵生动。枝干曲折向上,苍劲有力,老树新枝,盎然生机。他也善兰草,菊花,先用淡墨晕染出山坡,土石,然后水墨写真,浓淡相宜,或谦谦君子,或小鸟依人,时而大胆夸张,时而秘而不宣,姿态各异,美不胜收。
 
世人喜爱鸿雁,大多因为两个典故,一是苏武牧羊,鸿雁道破天机。一是王宝钏寒窑苦守,鸿雁传情。提起画芦雁,就要提到边寿民,张侗,他们都是画芦雁的高手。梅喻先生也善画芦雁,往往构图新奇,或睡,或卧,或振翅,或盘旋,或迎朝霞,或晚归,形态迥异,与大片芦苇丛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管是大幅群雁图,还是小幅一两只,画面都干净素雅,水墨语言,洗练之极致。既能勾勒出静谧,祥和之美。也能表现出高士清雅,不染世俗尘埃之境界。看过梅喻先生画雁,先从嘴,头颈入手,再钩胸腹,由浓而淡,悉心渲染,平和过渡。墨色交集之处,舒展和谐。然后三五笔写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浓。再配以浅滩,芦苇,月亮,尽展诗意之美。
 
当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画家数不胜数。但愿画家梅喻先生能独树一帜,笔墨如鸿雁高飞,传大众灵魂审美之真情。
 
(作者:李洪光,青年作家,诗人。)




著名艺术评论家芦苇泉评花鸟画家梅喻

   最初见到的是梅喻的墨竹。那天在他的画室看到了很多张,之后在砚池街的晋文轩画廊和其他画廊又相继见到了一些。初见真的感到兴奋,心想临沂还有把墨竹理解到这么深刻独到的人。尤其是梅喻的用笔,你既能从其作品里看到文同、苏轼、管道升、李衎、吴镇的影子,又能发现新意,他作品里呈现出的那种陌生感,是令人不得不拍手的。      

   他主张书法入画,将书法中的布局美和抽象美,与墨色的变化及其巧妙利用结合起来。作品达到墨色的厚重和清新雅致,是他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他一再告诉我,他最想“画大写意,大笔一挥,满纸烟云,什么都有了”。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画家,无论是和人谈论国画,还是在创作,他那种澎湃的激情和波浪起伏的灵感,总能把身边人带动起来。    

   梅喻另一个好处在于,他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国画,学习一些大家、名家的长处,多方吸收,为我所有,打破、融合,成我新法。他对自己是不满足的,尽管他已经很有成就,但他总认为自己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认定的那种绘画境界,他坚信经过努力,他能够达到。就凭这一点,我就很看好他,并且我很相信,将来他必将会有大成就。一个这样努力于绘画的画家,一个在追求之路上天天想变法自己的人(历史上的大家无不是这样),想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梅喻是个很重视书法修养的人。前面我讲过,他看重书法入画的作用。他深知在“诗书画印“中书法占的分量是很重的。他更看重将书法用于绘画之中,注重写意画中的”写“,注重笔墨精神中的”笔“。在较短的交往中,他多次提到他对书法的重视,他临帖的体会,他喜欢哪个朝代哪个大书法家的字,他告诉我他几乎每天都在临帖。那天在江宁的小店,他写了两幅字给我让我送人用,之后他又示范了颜体、柳体,以及王羲之、赵孟頫、苏轼等书家的写法,无不精准,并且行笔娴熟,达到了较高境界。可见他是下过真功夫、苦功夫的。      看梅喻画大写意墨竹,特别是看他大幅芦雁创作时,当画到那片芦苇时,他的笔咔咔咔几下、几十下、几百下,中锋、逆锋、侧锋,点、转、拧……全用上,几乎是转眼间一片粗犷的荒原大野便跃然纸上。    

   梅喻是走过江湖的人。前些年,在他痴迷绘画之后,曾到全国许多地方学画,卖画,和许多画家交流。在提到他的老师郭石夫时,他很佩服老师的用笔用墨。当我把他的作品和郭石夫的作品比较时,我看到梅喻不仅学到了老师的笔墨精髓,还顺着老师的传承,一直追溯到老师的各位老师,石涛、八大、徐渭,文同、苏轼、吴镇……。    

   梅喻精通周易。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梅喻认为,自己对周易多年来的研究,有了一些感悟,这份文化修养很好地帮助了其绘画的进步。梅喻喜欢读书,喜欢写些短文、诗句,以及画论。这些修养皆使得梅喻像扎上了无形的翅膀,每次起飞,似乎都很轻易地高过了别人。作为画家,没有学问支撑,没有大学问,是很难走得远的。    

   画家要有大境界,画面要体现高远且奇崛的意境。梅喻及其作品正在奔向这种高度,逐渐臻于完美。




梅之喻 --梅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花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饶,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艳的梅花,在儒家正绕观念涂抹下,成为高洁守道的凛然君子,不畏严寒刚毅雄杰,惊顽起懦的勇猛斗士。毛泽冬《咏梅》一词更是把这种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时代高度。满身清气,屹立于严寒里;坚贞不屈,傲视风雪;独立,奋进,不依附于他物,正是中华民族气魄之根本,节气之象征,无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巨大的 社会影响力。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吉祥图案还有“竹梅双喜“,由竹梅和两双喜鹊纹图,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  
      鲁迅曾精辟地用梅花作过一个比喻:“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为他篆刻过“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等等。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梅花是世界着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着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赏梅: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 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称梅之四贵 。古人去:“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赏梅四佳 
  梅之佳境:淡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道、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林 间吹笛、膝下横琴、石 枰下棋。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 
  五清——梅、竹、松、水仙、月季; 
  五洁——水、月、松、竹、梅。

梅之佳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梅之风韵(宋.林逋)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状梅之精神(明.高迪)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道梅之气节(元.杨维桢)

梅之诗词 
选了几首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 
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 
云间水远。 
清昼永, 
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 
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 
更须频剪, 
莫待西楼, 
数声羌管。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引. 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 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 酒醒听彻玉人箫。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笔墨写来即脱俗 等闲拈出便超然-品读梅喻花鸟画艺术

    中国绘画的延续锤炼出了独有的笔墨精神,14世纪以后的中国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被看作是艺术性的绘画史或笔墨表现史。“85新潮”之后,一大批有志有识的画家正朝着承传和弘扬传统笔墨的轨迹前行,青年画家梅喻便是其中的一位。梅喻君秉承传统笔墨精神,最根本的是重视绘画的“诗心”与“文脉”。他走的是一条艺术大道,亦为光明之路。

 结识梅喻君很偶然,那是去年在深圳的一次笔会上,他来自“书圣之乡”山东临沂。初次相识,我们交谈的并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画很静,很雅,透着清气,带着文气,一如他神态——“仙风道骨”。随着交往的增多,我们也就多了交谈的话题,进而多了交流的空间。不经意间,我发觉他的书法写得不错,字得法且蓄气,活脱而可爱。相同的志趣,使我们走得更加近乎起来。我断定:我眼前的梅喻是一位好学又聪明的画家。他学画先是得到当地名家传授,继而又修业于中国函授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班,他的绘画,伴随着临摹宋元明清诸大家经典作品,而在自己的作品中沉淀下来的是传统笔墨文化精神。 

  识梅喻君是偶然的,而认识的深入却成为必然的延伸。绘画者一者守古、拟古,一者反古求新,另者乘古创新。梅喻深悟先贤前辈画理高论,灵动的笔墨与现代图式相结合,诗性情怀与新的审美视觉相结合,人文关照与自然相结合,与现代花鸟画大家郭味蕖倡导的花鸟与山水相结合、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泼墨与重彩相结合的论述虽有不同之处,但画家要尊重自然,表现“心象”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虔诚地遵循着艺术的规律,深研艺术的本质和真谛,他于传统文化有广泛的研究与涉猎。学诗词,研哲学,通书道,尤以易学预测闻名远近。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浸润,犹如艺术旅程插上双翼。于是乎,他的绘画取法即具理性又彰显着人性。他一路扎实地前行。

   2007金秋,我与梅喻君在北京画院喜相逢。得知他考取了北京画院高研班,在姚大伍先生工作室深造。这期间,他得到了导师的言传身教,又得到郭石夫、石齐等先生的点教,艺术攀登更上一层楼,“智慧之眼”更开一层天。读着<<喜上眉梢>>、<<双吉>>、<<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一夜香>>等待佳构,不禁让人耳目一新,面前扑来的是“正气”、“清气”、“和气”。综观其绘画,笔墨上具有书法的抒情之美,形式上具有清新的视觉美,给人以和谐、雅逸之悦。梅喻君创作了花鸟画清新典雅的新境界。

   从梅喻的花鸟画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传统文脉以及笔墨境界的神圣感,在他的作品上得出来文化取向和精神内涵的理性判断。

   梅喻君在艺途上刚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艺术探索之路还很漫长,我们期待他创造出更喜人的成绩。

 

    2008.初春与北京

   【作者李瑜,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地书画艺术总监,现就职于潍坊文联。】




用心吟唱-读梅喻花鸟画

    “ 厚重,雄浑、灵动、神韵......”这是我看了梅喻先生花鸟画的强烈感受。

    梅喻,山东临沂人,他出身于曾养育了王羲之、颜真卿、诸葛亮等先贤的这片沃土。自幼喜爱绘画,直至上个世纪末,毅然去北京学习中国画。

    在当代著名画家姚大伍、郭石夫等先生的教诲下,梅喻的才情在北京得到了发展,他的花鸟画越来越受画届的瞩目,同时也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笔墨凝重、酣畅,画面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是喜爱梅喻作品的重要原因。梅喻的画每幅都画的用心,险峻的构图,层层积墨,在追求墨色的浑厚中,十分注意作品的留白,于整体中注重动人细节的描绘和对比。梅喻的作品具有一种宁静与禅意,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常常被画中深蕴、静谧、和谐所打动。古朴高雅的画面是心性的体现。他画出了人生,画出了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合.......

    《 白梅图》,老杆旋回出于顽石之间,铁骨铮铮,嫩枝穿插于枯干之上,迎风点点。笔墨淋漓,或急、或迟,转行顿挫有致。把梅花的不畏严寒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写出了华夏民族的精神,给人以崇敬肃穆之感。

    《天外来鸿》,茫茫芦荡,斜阳染霞。数只归雁欲降沙汀,水面上有雁酣睡,有的相互张望,形态各异。动静、虚实得当,画面含蓄空灵,更有自诗一首(作者赠与高雁的)题于其上:“夕阳芦花水如金,翩翩雁起牵梦魂,醉卧沙汀君莫笑,画雁人亦爱雁人”。映出了苍茫天地间令人荡魂的瑰丽之景。

   正因为梅喻先生的作品有情、有魂、有笔墨、有美感.......这才获得无数读者的倾情热爱。

   梅喻的艺术成功,归功于他的用心作画。无论生活中遇到种种不快,社会上众多人躁动不安......梅喻不为环境左右,他始终多年如一日执着的为艺术现身,他是用全部的心血来体验着他在生活中所感受的美,并以无声的吟唱,展示他笔下的心曲,这就是一幅又一幅烙着他真情的自然画卷。

    

    2008仲秋(作者伊红梅书画评论家,传媒大学副教授)





情浓于景- 画于心声-我读梅喻先生的画

    古人的诗,是自然心境的流露,是诗人抒发的对大自然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不是娇柔的刻画,而是撷取大自然的精华有感而发的。

   纵观青年画家梅喻先生的画,使我自然想起了古人写诗的境界。我虽然无法亲临其境目睹古人是如何作诗的,但是我能从读诗中感悟出诗人的灵感是源于何处,从而洋洋洒洒千万言的。他们畅游在大自然中,被眼前的高山、大海、蓝天、白云、奇松、怪石、云海、草原;以及皑皑的白雪,潺潺的流水;在寒风中劲立的小草,被巨浪冲刷的堤岸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炽热饱满的热情,用饱蘸浓浓情意的笔端,挥洒出一首首发自内心的豪放或婉约的诗篇……

   青年画家梅喻先生,就是这么一个用画作诗的画家。他的每幅作品都透露着一首诗,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自幼练画,练就了一身硬朗的基本功,他除了拜师于娄师白、郭石夫等著名画家外,他畅游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怀抱,撷取大自然的精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寄托在祖国的一山一河、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中。他的画不重色彩的涂抹,而重在用墨色的变化上。梅喻先生总是用一支笔,一壶墨,在一张白色的宣纸上任意的挥洒,把刻在头脑中的花鸟草树、山川河流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梅喻先生用他那灵动的线条,诗意的笔法,尽情的在小小的宣纸上书写着“诗情”与“画意”。你看他的梅花,仿佛看到在寒风中独立的朵朵梅花的铮铮筋骨;你看他的雄雁,在空中滑翔,给人一种傲视群雄的感觉。他的画朴素而又高雅,庄重而无俗媚,格调高雅,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张全利,山东莱芜人,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现在职教师。) 




墨竹画三题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始见于南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题文与可画》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清代乾隆皇帝御制诗第三集载,清宫收藏有南宋画家马远《岁寒三友图》,绘松竹梅于一画。宋代以后,三友图既是水墨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工艺美术中的常见题材。
  中国古代称帝王和贵族男子为君子,后泛称德才兼备的人。“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迫害文人和画家,实行特务统治;清代大兴文字狱,有骨气的文人常常死于非命。“四君子”于是成为明清社会喜闻乐见的题材。由于象征意味抽象,欣赏者见仁见智,因而从来没有被统治者禁止。
    
  窗前几竿翠竹,门外池边一株寒梅。月光下,竹影婆娑,叶片飒飒作响;池边疏影斜横,水波粼粼映着点点梅花,阵阵香气袭人,这是江南常见的小景,多么清雅宜人,沁人肺腑。还有春寒未退,万木已经复苏的时节,如有机会进入深山崖壑,闻到一股幽香,看到那碧叶成丛,素蕊吐芳的兰花;或者白露为霜、落叶纷飞的秋天,树木凋零,独有篱边黄菊,金英灿烂,给人们送来秋天里的春天美意,都会使人悦目神怡。这是自然环境中梅兰竹菊给予人们的陶冶。我们的诗人、作家也往往会为这些花木吟咏。正是由于人们的喜爱,自唐宋以来,特别到了元代,在中国画坛上便盛行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画。据《梅竹兰菊四谱·小引》载:“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莹其神骨。”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梅花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兰生群山深谷,不慕荣利,长叶临风潇洒;菊花不与群花争艳,深秋独傲霜枝。而竹子,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一向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的崇高气节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这两句诗便是对竹子品性的最好概括。梅兰竹菊高贵的品性引起画家的无限联想,出现了许多专画四君子画的画家,这在世界艺林中是最为独特的,富有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内涵。
  秋去冬来,菊花凋零,经冬不凋、葱绿长青的唯有松和竹,加上傲雪凌霜、冲寒怒放的梅花,松、竹、梅便又成为“岁寒三友”。早在唐代,相传李邕在一首题画诗中就写过“醉里呼童展画,笑题松竹梅花”的诗句。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岁寒三图》,以墨笔画松竹梅折枝一丛,竹叶一色浓墨涂染,枝叶分处中留白线,此乃宋徽宗赵佶画法。宋代林景熙在《五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友。”《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中也说道:“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一、墨竹画史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偶尔也点缀一些朱竹。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是典型的文人画。
  1.墨竹画起源
  对于中国墨竹画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唐代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说:“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由此可见,在白居易以前,早就有竹画了。由于那时的竹画没有流传下来,故不知是设色还是墨竹。
  关于最早的墨竹画,传说有四:一是三国时关羽开始画墨竹;二是唐代王维开始画竹,开元间有石刻;三是唐玄宗开始画竹;四是起源于李夫人:五代十国时,后唐招讨史郭崇韬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崇韬将蜀中宝货搜括殆尽,并强占李夫人。李夫人擅长书画,不喜欢粗暴的崇韬,悒悒不乐,时常独坐南轩。皓月当空,窗上竹影婆娑,李夫人用墨笔在窗纸上描写竹影,第二天再看,发现所画竹影,生意具足,就产生了墨竹画,并为世人所效法。《图绘宝鉴》:李夫人,西蜀名家,未详世胄,善属文,尤工书画。郭崇韬伐蜀得之。夫人以崇韬武弁,常郁悒不乐,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濡墨,横写窗纸上,明日视之,生意具足,自是人间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开始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如箫悦。他工于画竹,一色而有雅趣。这里的“一色”可能是纯用青色或绿色,而非墨竹画的黑色,但已开始对竹进行艺术抽象化,是工笔设色竹画走向墨竹画的关键的一步。萧悦很珍重自己的艺术,有人求他只画一竿一枝,求了一年还未求到。有一次,他却画了十五竿竹,送给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感谢他的厚意,也赞叹他的艺术,写下了上述的《画竹歌》。
  2.一代宗师文同
  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最早的墨竹画是五代时李坡的《焦墨风竹》。该画气韵飘举,迎风墨竹神形兼备,颇有生意。
  然而,李坡墨竹对后世影响并不大。历代墨竹画者,大都视北宋时的文同为鼻祖。文同才是墨竹画的一代宗师。
  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青少年时期用功读书,白天干活,夜晚读书有时通宵达旦。20岁左右就有很高的才学,被人称赞羡慕。他先后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但他“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他无心于功名,只是喜爱读书作画。元丰初,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府,没有到任就在陈州过世了,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书,工书画。篆、隶、行、草、飞白无一不精。文同尤其喜爱画墨竹。他在任洋州太守时,发现该县西北山谷中满是高大的筼筜竹,就在筼筜谷中修筑披云亭,从亭里观赏筼筜,使所画墨竹更为精进。他原先不太珍视自己的墨竹画,后来求画者过多,他不耐烦了,把送来的画绢掷在地上,骂道:“我要把这些绢做袜子穿。”他每到一地,看见别人为他准备了笔砚,就赶紧避开,免得人家强求他画竹。朝中有个叫张潜的小官,为人小心翼翼,文同却主动画纡竹送给他,勉励他要像纡竹那样屈而不挠。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苏轼专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阐发文同的墨竹画理论,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
  文同墨竹画,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谓“黄钟一震,瓦釜失声”。苏轼形容文同画竹,“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似乎文同画竹属写意一派。然而,细察文同流传下来的墨竹画,他的画风还是比较写实的。文同所画的竿、枝、叶、节,都很像真的竹子。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米芾指出:画竹叶“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的确,文同的一些墨竹画,所画竹叶,正面用浓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类似工笔画法,以尽量求得真实。但综观文同所绘竹子,富于气势,故生动而无呆滞之病。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谈到文同,还得提一下他的画竹知己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苏轼的一生,历尽坎坷,大半是在贬官和流放中度过的。他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所以他画得一手好竹,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一次坐在公堂上,一时兴起,随手拿起毛笔蘸着朱墨,画了一幅朱竹。有人说:世间只有绿竹,哪来的朱竹?他便反问:人家都用黑墨画竹,世间哪有墨竹?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苏轼向文同学画竹,同时在绘画理论上给予文同极大的帮助和影响。文同死后半年,苏轼看了文同画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对画痛哭,带泪写下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总结文同的画竹理论,提出了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主张。
  苏轼画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不像常人一节节地画竹竿。米芾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道:“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他针对当时只重形似轻神似的绘画倾向,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
  苏轼善画竹,更擅长画石。苏轼把自己的作品与文同的比较后指出:“吾竹虽不及,而石过之。”他送给米芾的《枯木竹石图》,是文人墨戏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中国笔墨的功能,使诗画相结合,富于神韵和艺术趣味。该作品“古木拙而劲,疏竹老而活”,笔墨不多,很有生趣,像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不落常套,很别致,耐人寻味。
  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墨戏,直接影响元代的绘画和明代的徐渭、陈淳的水墨大写意画。吴昌硕、齐白石和现代许多画家都受影响,成为民族传统画绘的一种优秀技法。
  3.元代墨戏
  到了元代,画坛上文人墨戏成风,墨竹大家辈出,形成了中国墨竹画的顶盛期。赵孟睢⒐艿郎⒖戮潘肌⑽庹颉⒐税病⒗钕⒄缸佣际腔竦母呤帧
  赵孟睿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有人尊称他为赵吴兴。他是书法大家,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而真行尤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诸书第一。赵孟钍榉仁涤糜置拦郏删土酥泄涤檬榉ǖ亩シ濉K质且桓鋈艿幕遥宋铩⑸剿⒒ɑ堋⒅袷匏荒埽碛绕溆忻U悦项画墨竹,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所画竹石,虚实结合,相映成趣。赵孟罘蛉斯艿郎苁樯苹即辞缰裥麦颉M梅砂鬃骶奘艿郎婢奘愦胃岣唬缰裰褚队门婢停ねと缟9芊蛉嘶够轮熘褚恢Γ盍蛱庠疲骸巴蒙汉髦Γ老蚬o筜谷。”
  吴镇(1280——1354),字仲圭,浙江嘉兴人,是元四大家之一,墨竹师文同。吴镇善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文同以竹掩其画,吴镇以画掩其竹,有人甚至说他的墨竹画不下于文同。吴镇喜欢画新篁,所绘《老干新篁》,显出勃勃生机。他画的竹子很有个性,是与他的孤僻、高傲的性格相一致的。


  柯九思能取文同画竹、苏轼绘石所长,写墨竹往往点缀巨石古木,颇具奇趣。他在《丹邱题跋》中明确提出::“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他的以书法入墨竹画的主张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画竹方面最为用力的是李息斋,即李衎。他少年时代看到别人画竹,就从旁窥看笔法,起初觉得可喜,不久就发觉别人画得不对,不想再看了。李息斋看过几十个庸人画竹,直到遇见黄澹游,才被他不俗的画技所折服,决心向他学习。一段时间学下来,李息斋才知道黄澹游是学他的父亲黄华的,而黄华则学习文同。这时有人提醒他:黄华虽学文同,但常用灯照着竹枝,对影写真,故所画墨竹极有生气。李息斋深受启发,后来得到文同墨竹画多幅,悉心临摹,并追溯至唐代的墨竹画,获益匪浅。李息斋又到东南竹乡为官,对于竹的“族属、支庶、形色、情状、生聚、荣枯、老嫩、优劣”等,作了精细观察。他又出使交趾,即今越南北部,接触到不少热带、亚热带竹类,悉心研究,颇有心得。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墨竹画和竹类知识,加以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李息斋遂成为墨竹画的集大成者。李息斋所著《竹谱》一书,对墨竹画和竹类的阐述十分全面精当。现存《竹谱》分四个部分:一是《画竹谱》,阐述设色竹画的五个方面,即位置、描墨、承染、设色、笼套;二是《墨竹谱》,讲述墨竹画法的四个方面:画竿、画节、画枝、画叶;三是《竹态谱》,论述画竹必须先知道竹的种种名目和相应的动态,然后才能研究下笔之法,并传授了其丰富的竹态知识;四是《竹品谱》,分为六个子目:全德、异形、异色、神异、似是而非、有名而非,是他考察实物的忠实记录。李息斋用工笔画笔法写竹,颇具匠心,但略逊生趣。他的墨竹画和墨竹画理论,对后世墨竹画入门者大有帮助。
  顾安,元统中出任泉州路判官。以写竹得名,行笔遒劲,风梢云干,深得萧悦画竹之法。顾安所绘《风竹》,竹竿挺拔,枝叶迎风舞动,刚柔相济,洋溢着丝竹的韵味,真可谓“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总而言之,元人墨竹,上承宋代文同的写实遗风,且能师法自然,进一步写出了竹子丰富多彩之态,大家辈出,各有所长。有的格调高古,有的形态逼真,有的笔力雄健,老竿新篁,雨雪风晴无所不备。这一时代的墨竹,进一步溶入了我国源渊流长的书法艺术,在技法上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如在布写竹叶方面,已经总结出了为后世广为运用的各种程式,如个、介、重人、落雁、惊鸿等。在笔墨方面也更加概括了,已经扬弃了文同反正浓淡的画叶法,画枝条已经不再“节节而为之”,画竹节的方法大都只用两条横弧线写成,笔法更加简练。
   4.承前启后的明代墨竹画
   明代的宋克、王绂、夏昶等人,基本上是继承宋元人的画法。
  宋克,字仲温,家长洲南宫里,自号南宫生。擅长草书,所画墨竹大都是细竹,擅长画丛篁,寸岗尺堑,布置稠密,而又带雨含烟,意境深远。曾经在试院牍尾,用朱笔扫竹。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便是指宋克的朱竹。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又号九龙山人,无锡人。王绂墨竹画深得文同、吴镇遗法,闻名天下。王绂所画墨竹,能于遒劲中见姿媚,纵横外见洒脱。方寸间的画幅,具有潇湘淇澳,透出种种臻妙来。王绂画墨竹,讲究创作灵感,须兴到落笔。喜欢他的画的人,送来金帛强求,他便闭门不纳。有一天,他曾在月下听到悠扬的箫声,一时兴起,写了一幅《竹石图》,第二天带了这幅画去寻找昨晚的吹箫人,送上画作。那个吹箫的是个商人,一向仰慕王绂的画名,收到《竹石图》,喜出望外,赶紧回赠一张红色地毡,请他再画一幅,好配成一对。王绂笑道:我为了箫声才来寻访你,本想用作箫的竹子回报,想不到你是这样庸俗的人。说罢,王绂要回《竹石图》,把它撕了。
  夏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昆山人。夏昶画墨竹,师法王绂,能得其妙,当时推为第一。他所画的墨竹,偃卧、挺立、浓淡、烟姿、雨色都颇具章法,是一位讲求法则的画家。他的作品还名扬国外,当时就有这样的歌谣:“夏卿一个竹,西凉一锭金。”
  鲁得之,钱塘人,侨寓嘉兴,初名参,字鲁山,后以字行,遂名得之,更字孔孙,号千岩,是李日华弟子。书法精妙,善于写墨竹,自称得到吴仲圭笔画,而上承文湖州。晚年右臂得病,改用左手书写字画,风韵尤佳。据说他写兰竹,当初自己并不贵重,人人可乞,但当他写成了最得意的作品,就自己珍藏,并对人说:“吾将留以自验少壮生熟进长之不同也。”
  明代开了后世大写意墨竹画之先的是徐渭。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具有革新思想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一生坎坷不平,却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他的诗、书、画、音乐、戏曲甚至剑术,都是第一流的。他继承了宋代苏轼、米芾、牧溪、梁楷等水墨画传统,又受同时代陈淳、谢时臣等的影响,大刀阔斧,笔意纵横,他创水墨大写意画法,加上诗词题跋,融为一体,创文人画的新格。影响所及,促成石涛、八大、郑板桥、李鳝、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崛起。郑板桥甚至刻一印,自云“青藤门下走狗”。


   走向写意的清代墨竹画

   明末清初的石涛(1640——约1718),原名朱若极,生于乱世,原是桂林晴靖王的子孙,出家为僧,更名原济、元济、超济、道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石涛画竹,笔意纵恣,脱尽窠臼,开墨竹写意画风气之先。石涛画竹多用生宣纸,用笔奔放,水墨淋漓,浓淡干湿,千枝万叶,一气呵成,纵笔直写,略无滞塞,历代沿袭之宫苑庭园气象,都被他的如椽大笔扫荡殆尽,而骤雨狂风之势,滴露笼烟之态,则一一奔来笔底,人称“野战”。石涛天资极高,所画墨竹,不拘泥于形似,以势取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扬州八怪,也都是墨竹画的行家里手,尤其是郑板桥,毕生精力专攻兰竹,功力之深,也非他人所能比及。由于他能时时由熟返生,具有艺术感悟的陌生化能力,故能在墨竹画方面永葆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数十年的墨竹画生生不息。自石涛开创墨竹画的大写意画风后,郑燮又开创了小写意画风,他的墨竹画秀劲简远,透出一股清刚之气。
  蒲作英和吴昌硕的墨竹,一反常态,以粗枝大叶、笔势纵横为特色,喜欢用生宣纸和羊毫软笔,笔中含水量大,容易取得“泼墨”的效果,而枯笔飞白处又容易厚重,生墨趣味特别强烈。两人的墨竹,乘兴随意,水墨淋漓,自然天成,成为别开生面的新画风。吴昌硕又强调金石入画,以篆书笔法写竹,功力极为深厚。
  6.当代墨墨竹画
  当代画家中,卢坤虚也是一个集大成者。卢坤虚像李息斋那样,上承前人画技,精心研究竹子,故能操古法于手中,出新意于笔下,不囿于古人,不媚于时尚,转益多师,自成一家。卢坤虚擅长画巨竿毛竹,肥不臃肿,力能扛鼎,为墨竹画史开了新篇。
  
二、墨竹画法
  
  自宋元以来,墨竹画作为“四君子画”之一,逐渐被总结成为中国画基本功训练的重要课程内容,墨竹画谱层出不穷。综观众多墨竹画谱,墨竹画法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位置
   元代李息斋在《竹谱》中指出:“然画家自来位置为最难,盖凡人情尚好才品,各各不同,所以虽父子至亲,亦不能授受,况笔舌之间,岂能尽之?惟画法所忌,不可不知。所谓冲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鼓架胜眼,前枝后叶,此为十病,断不可犯,余当各从己意。冲天撞地者,谓梢至绢头,根至绢末,厄塞填满者。偏轻偏重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对节者谓各竿匀排如窗棂。鼓架者谓中一竿直,左右两竿交叉如鼓架者。胜眼者谓四竿左右相差匀停,中间如方胜眼者。前枝后叶者谓枝在前,叶却在后,或枝叶俱生在前,俱生在后者。”
  上文所讲是指画设色竹的位置,但同样适用于写墨竹,故李息斋又在《墨竹谱》中补充道:“墨竹位置一如画竹法,但干节枝叶四者,若不由规矩,徒费工夫,终不能成画矣。凡濡墨有深浅,下笔如重轻,逆顺往来,须知去就浓淡粗细,便见荣枯。乃要叶叶着枝,枝枝着节。山谷云:‘生枝不应节,乱叶无所归。’须一笔笔有生意,一面面得自然。四面团栾,枝叶活动,方为成竹。”
  位置又称布局、构图,是指画家根据表现意境气韵的需要,并从纸或绢的大小实际出发,来进行总体构图的艺术创作过程。尽管写墨竹构图各各不同,但综观前人作品,大致有全景式、仰枝式、垂枝式、折枝式、横断式和小景式等六种位置。
  全景式是画竹子的全竿,一般有三竿以上竹子组成,且以山石、流泉、草木等配景相点缀。数竿竹子往往前后浓淡虚实相生,忌冲天撞地。
  仰枝式又可分为枝仰叶偃、枝仰叶仰两种。叶偃者为老竿,叶仰者为新篁。仰枝式往往竹梢具有指日拂云、临风摇影之势,使观者以小枝而窥全竿。如辅以坡石,也只是简笔勾勒,以免喧宾夺主。
  垂枝式一般用来写沐浴雨露之竹。如一味垂枝,显得垂头丧气,为画竹者所忌。如果让垂枝临风,叶叶活动,有四面之势,则就满枝玲珑,富于生气了。仰枝式天头要空阔,垂枝式下部须多留空白,以造成“下临无地”的开阔意境。
  折枝式构图简洁明快,突出表现摇曳多姿的竹梢。“剪取一枝春带雨”,玲珑可爱。
  横断式只截取一段竹子主干,上不见梢,下不见根,以枝叶穿插其间,或以流水坡石相映,以造成曲折幽远、回味无穷的浩阔意境。横断式切忌对节排竿、架鼓胜眼。
  小景式也有两类:一是以小笔画竹林全景,类似山水写意画;二是以简笔表现竹子的某一局部,有时甚至只画寥寥几片竹叶。

  .立竿

  画家一旦设计好位置,接下来就得先画竹竿,即立竿。只有主干画好了,全画的神韵也就有了一半。故历代画家都十分重视立竿。元代李息斋在《墨竹谱》中指出:“若只画一二竿,则墨色且得从便,若三竿之上,前者色浓,后者渐淡,若一色则不能分前后矣。然后梢至根,虽一节节画下,要笔意贯串,梢头节短,渐渐放长,比至节根,渐渐放短。每竿须要墨色匀停,行笔平直,两边如界,自然圆正,若臃肿偏邪,墨色不匀,间粗间细,间枯间浓,及节空匀长匀短,皆文法所忌,断不可犯。”
  清代《芥子园画传》则以歌谣的形式表达了立竿的要诀:“竹竿中长上下短,只须弯节不弯竿;竿竿点节休排比,浓淡阴阳细审观。”
  元代柯九思认为“写竹干用篆法”,指写竹干时运笔须凝重遒劲,从而使竹干苍劲有力。古人立竿往往自梢至根,现代人一般由根至梢逐节写出,笔断而气连。节的长短仍如李息斋所言,按竹子的生长规律,中间节长,根部和梢头节短。
  两竿以上竹子,应有层次感,竹干应有高低、大小、浓淡、疏密、斜正之别,主次、长幼虚实相生。
  在画粗竹竿方面,当代卢坤峰在《墨竹要述》中提出了一种拼笔法:“画粗竹竿必须光洁挺拔而有真实感才好看。所以用笔的方法和画细竿不同,虽仍要悬腕和悬肘,但手握笔杆在下半部分,这样才能稳定。提笔吸水后,以笔锋蘸浓墨,至根部渐淡。笔锋及纸时向左,用力按笔到底,用侧锋由上而下,一节接着一节的画下去,以一口气画到底为佳,然后添节,其法与画细竹同。这是第一种画法。若一笔所画的竹竿还不够粗,可以用笔左右拼起来画,这就是第二种方法:先画左边,方法用第一种,只是在未添节之前,再将笔锋上的浓墨洗去,笔锋入纸仍在左边,压住第一笔所画竹竿的约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位置,由上而下,和画左边一样,一节对着一节的画下去,然后一次添节,使左右连接得更好。这样便有圆浑的感觉,立体感比较强,有时还可以达到西洋画中‘三面五调子’的效果……”
   有时在竹子的根部还须点上根须,宜用侧锋,在竹节两边点上线状根须,或饰以黑点,便是根须。
   有时画竹时辅以竹笋。竹笋鲜嫩,故宜用淡墨湿笔,由笋尖下笔,左右鳞次而下,相接而不相叉,行笔迅捷有力,以显示嫩笋蓬勃的生气。


获奖记录

  • 2019-03-01 己亥年三月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两会“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 2017-11-26 丁酉年十一月2017年第九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
  • 2017-04-09 丁酉年四月2017年荣获全国华人书画大展一等奖
  • 2001-06-09 辛巳年六月2001年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大展赛精品奖
  • 2000-12-01 庚辰年十二月2000年金丝猴杯东方书画艺术大展优秀奖

机构收藏

  • 2018年2018年卓群网络收藏《花开富贵》
  • 2015年2015年卓群网络收藏《天外来鸿》
  • 2010年2010年临沂琅琊南书房收藏《天外来鸿》《梅兰竹菊四条屏》
  • 2010年2010年晋文轩画室收藏《天外来鸿》作品
返回顶部